针对劳动教育调研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师资培养、价值取向以及关键要素上入手,增进劳动教育内涵理解,特别是把握我国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不断改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理论感悟与实践体验中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有序实施。
(一)突出师资培养焦点
基于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需要立足学科视角,增进劳动教育理性认识,从课程化视域审视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样态。
一是加大专门师资培养。从劳动教育的功能与目标来看,其课程体系涵盖了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由于大中小学普遍缺乏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以兼职为主,需要结合 《纲要》中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的建议,确立劳动教育师资课程化理念,借鉴国外如德国劳动教育专门师资培养模式,加大学生对劳动领域六大核心素养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高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增进劳动教育指导的科学性。
二是重点研学劳动价值理论。加大劳动教育理论学习,系统研学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熟悉从古希腊、欧洲文艺复兴以及近代以来关于劳动功能的理论探索,了解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劳动的思想,研读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的论述。正如 《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良好的劳动习惯、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促进学生的劳动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习惯有机统一。
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 《意见》《纲要》进行系统解读,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先学一步的基
础上,通过专家解读,使大中小学领导、教师对上位文件与政策指引进行深入研讨,了解政策文本出台的时代背景、价值取向、目标任务与主要举措,特别是对劳动教育的课程类型、学段要求与课程体系进一步澄清理论认识,克服认知盲区,提高大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如 《意见》中有关劳动教育的意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劳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支持保障能力与组织实施等;《纲要》中有关劳动教育的性质与理念,目标与内容,途径、环节与评价,规划与实施以及保障与专业支持等。
(二)体现学生取向重点
劳动教育的目的及生成方式决定了其 “具身”学习活动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身体活动获取生活体验,根植于环境中实现心智、身体、环境的有机融合。劳动教育课程必须有学生的行动介入,把课程从理想预设经过层层筛选,直达学生的真实体验,生成学生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样,生本价值取向就需要同大中小学区位及实际相结合,形成个性化的校本课程。
一是体现课程层级。学者已有研究的课程逻辑相对完备,要求在纵向层次链条上把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衔接一致,横向教育链条相互融通。同时,《纲要》中明确
了必修课、融合课、校内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类型,而 《意见》只是给出了实施建议,要求小学阶段围绕培养 “劳动意识的启蒙”、初中阶段围绕 “增加劳动知识与技能”、高中阶段围绕 “丰富职业体验和开展服务性劳动与参加生产劳动”,那么大学阶段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应是 “围绕创新创业,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而如何具体实施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细化二级目标,通过课程目标与课程组织方式二维结构,一张蓝图绘到底,细化各学段课程层次。
二是体现区域特色。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类课程设计同区域紧密相关,如生产性劳动涉及城市与乡村,乡村学校可以侧重季节性农时生产劳动,如播种、收割以及平时的田间养护,城市学校可以侧重工业企业参观、互动以及模拟操作,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方式,组织学生远程参观与网上观摩,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集中建设供学生参与操作的虚拟仿真设施。关于社区服务项目不同地区可以自主设计,如乡村可以侧重乡村老人助困活动、乡村振兴政策宣传、乡村文明的行为示范以及乡村发展的问题调查等,城市则可以侧重文明城市政策宣传、垃圾分类讲解示范、交通秩序维护以及向留守老人献爱心活动等,最终达到一城一策、一乡一策,把劳动教育课程同区域发展需求与文化特色结合起来。
三是体现学校特色。不同类型的学校劳动教育有所侧重,基础教育偏重于日常生活性劳动、职业教育偏重于生产性劳动、高等教育生产性劳动和社区服务并重。如果说生产性劳动和社区服务体现了区域特色的话,那么日常性劳动教育更多体现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性质不同,劳动教育的目的有别,由于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除了矫正不良生活方式外,随着学习层次递进,劳动教育目的在认知、情感与行为上既有叠加的一面,更要有层次差异。就生存技能而言,基础教育偏向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职业教育偏向于提升劳动技术,而高等教育侧重于劳动的创造性。
(三)突破关键要素难点
一是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课程化集目标、内容、措施与评价于一体,《纲要》提出了平时表现
评价、学段综合评价与劳动素养监测等评价方式,而如何评价主要依靠地方或学校提出更为翔实的学段评价标准,部分地区与学校存在的劳动教育淡化与弱化现象,同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与评价引导相关。就评价维度上来看,主要有数量与质性两个维度,数量体现为学生接受一定学时的劳动理论教育和从事相应学时的劳动实践,而质性上体现为通过劳动课程学生所获得关于劳动和为了劳动的认知、情感与能力,后者需要通过平时劳动中表现出的动机、态度与行为进行质性评价,并将这一评价结果同智育评价和德育评价有机融合,转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突出生产性劳动。劳动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四育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贯穿其中的实践活动感悟劳动的品性,相对于理性认知而言,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更为直接。可以说,只有在农业生产劳动中才能获得基本农业劳动技能,如定期浇水、施肥、拔草以及会使用农业劳动工具,才能体验农业劳动的辛苦,形成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态度与情感。这就需要克服生产性劳动应景性、非真实性以及替代性等弱化劳动实践的现象,从模拟情境与话语解说世界中解放出来,适度从事生产、加工、流通与消费等不同劳动场景的生产性劳动,使学生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接受教育。
三是夯实地方社会责任。以校内劳动为主是学校的无奈之举,缺乏政府强有力的配合,劳动教育面临着形式化风险。首先是强化政府统筹责任,根据 《意见》要求,省级政府要加强劳动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地市、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劳动教育义务,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从具体实施来看,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发挥统筹作用,没有真正建立起指导劳动教育的统一领导机构,地方教育领导小组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一。其次是强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责任。教育行政部门是劳动教育的主管部门,其履职程度直接决定了生产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的样式与效果。《纲要》明确提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安排学农实践基地、学工实践基地以及福利院、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服务性劳动基地。最后是强化社区责任。学生所从事的生产性劳动及服务性项目多数集中在学校周边,社区是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最近最直接的管理服务部门,需要发挥协调作用,协助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场所。